- 2022 | 2022年第一资源品牌合作计划
如何添加“第一资源”微信公众平台?
1、二维码扫描:可在手机上登录微信选择“添加朋友”=》扫一扫,将摄像头对准二维码图片约2~3秒、即可识别并加载微信的基本资料,添加好友;
2、按号码查找:通过输入“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号”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众账号:第一资源
微信号:tophr-China
2016-8-16 | 字体 | 浏览量: | |||
暑期已至,一大拨儿实习生再次涌入各种公司与单位,这让不少人“见识”到了95后大学生的前卫思想和不同于往常实习生的办事风格。在这些占领职场的95后实习生中,越来越多的奇葩人和奇葩事也让“95前”的员工们“大开眼界”。
在实习单位里,95后们展示出他们不同于前辈的“敢说敢干”,也让老员工时不时的“一脸懵”。在网上,关于奇葩实习生的吐槽文章层出不穷,白领们在分享自己“遭遇”的同时也在感叹:“是他们太奇葩,还是我们太保守?”
“端茶倒水”已成过去式
这个暑假,不少“95前”感受到了95后满满的“自信”。对于95后实习生来说,曾经让老实习生十分尊重的前辈,他们眼里成为了可以“平起平坐”的普通人,这让“95前”感到更加不适应。
上海某广告公司总经理樊珂曾遇到过可以“指点江山”的实习生。
刚过完年,樊珂的公司里来了一位湖北某知名高校的大三实习生。前不久,这个实习生直接来到樊珂的办公室。“他告诉我,我们这个方案有点问题,野心可以更大一些,可以更有扩张性一些。”
身为70后的他在听过这位95后实习生十几分钟的宏观建议后,苦笑着告诉他:“你很有想法,好好表现,我会给你升职的。”
樊珂感叹,现在的大学生很有自信,很重视自己的话语权等各种权利,却忘了人与人之间还是应该互相尊重、互相聆听。“他们总要求我们要听他们的意见,事实上他们根本不会听我们在想什么、说什么。”
不能加班,成为了一些实习生们最不能触碰的底线。在浙江省一家私营企业工作的李佳就曾带过这样的一位实习生。
“玩手机、刷网页、吃东西、逛淘宝,这些我都不想提了。”李佳表示,这个公司一般5点半下班,最晚加班到6点多。有几天李佳走得晚,实习生就跑到领导那里质问,为什么实习生还要加班。“关键是我加班,她从没加过班,都是到点就走。害得领导还跟我说让我别为难她。”
2015年,中国青年报微信公号之一“长大大”曾统计过“奇葩实习生”的种种表现,其中包括简历奇葩、穿着奇葩、语言奇葩、想法奇葩、装备奇葩、行为奇葩等诸多方面,虽然“奇葩”并不是绝对的贬义词,但反映出一些实习生的行为或言语“不合时宜”。
北京某网络媒体记者林先生带过几个95后实习生,整体感觉是眼高手低。
“有的实习生刚来就想接触时政特稿、非虚构写作,交流时喜欢刻意用学术词汇或者新兴网络热词。但实际上他们很少读书,整天就是刷手机。做事情时求速成,不够踏实、不够重视基础。”林先生说。
实习也成和父母斗争的“战场”
95后的实习生不仅自己想法独特,个性独立,更是将实习单位当成和父母抗争的“战场”。在父母托关系、找熟人,历经千辛万苦把孩子送进一个自己看好的实习单位后,实习生们却“不吃这一套”。
今年大三的刘莉曾在北京一家翻译机构实习,过不多久,刘莉就觉得很无聊。“实习老师也不会跟我交流,大家都坐在各自的格子间里默默地翻译文章,老师交代好任务就再也没跟我说过话。”
渐渐地,刘莉出现了懈怠情绪。“我每天来回两个小时地铁就为了在这里‘自习’几个小时吗?”接着,她就开始迟到早退,然后以学校有活动为由请了几次假,只顾闷头翻译的实习老师只是说一句“好的”。
之后,刘莉在没有告知父母的情况下就以将要期末考试为由提前结束了实习。“我不是那种能坐得住的人,感觉自己偷懒确实挺不好意思的,提前结束也是为了不影响他们工作。”至于父母,刘莉表示,这样的结果就可以证明他们是错的了。
而对北京的陈先生而言,和儿子的这场“实习之战”是以自己的“惨败”而告终。
正在上大二的儿子在北京一所高校读工商管理,为了儿子的未来发展,陈先生托自己的朋友,通过各种关系终于联络到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市场部的相关负责人,希望公司可以让儿子参加实习面试。
在反复请求和多方努力下,儿子终于有机会参加面试。
“我对你们企业不感兴趣。”儿子在面试时这样说。他转身离开,留下了几位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下来的HR。而这也让陈先生十分意外和气愤:“我为他花了多少心血、多少钱,中间求了多少人,这不是把大家都坑了一遍吗!我还怎么做人!”
儿子却认为这次是成功争取了自己的权益。他向陈先生表示,以前父母总是不和自己商量,就让他干这儿干那儿,有什么异议就被“我是为你好”“我在为你设计道路”这种话顶回去。这次儿子故意这么做,就是为了和父母抗争。
然而,当这些大学生想着如何在“实习之战”中让父母尴尬收场时,另一些大学生却过着“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的日子。如今,不少实习生都需要依赖父母人脉才能进入实习单位,而对于父母无法“帮忙”的同学来说,即使出身名校、成绩优异也很难敲开实习单位的大门。
“不在现场”的生活方式导致“奇葩”
事实上,大多数95后开始占领职场时,更能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他们鲜明的个性、自信的姿态、专业的业务能力,以及不愿被世俗人情绑架的魄力。这不仅是被“前辈”们认可的,也是值得学习和鼓励的精神。然而,少数95后大学生却把这些特质当做任性的借口。
对此,一些高校教师表示,95后鲜明的个性值得肯定,但由于缺乏社会经历,这些大学生在实习中会显得不够成熟、不负责任、过于自我,这不仅需要老师们进行引导,也需要学生们多到社会中历练。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刘树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认为,老一辈人因为家里孩子多,父母在外工作,对于人际交往和社会环境都十分了解,但如今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只知道学习,很少了解学校以外的事。
刘树勇认为,这样的情况造成现在的大学生在接触网络信息后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很有自信,但缺乏社会实践经历,一旦接触到真实职场就变得受不了委屈和质疑。
对此,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也认为,在了解认识社会、处理人际关系方面,95后非常缺乏相关能力和意识,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决定性因素是网络等高科技的发展。
“对于95后来说,很多事情足不出户都可以在网上解决。”在张宝义看来,这种特点让他们与社会的接触比较少。“由于长期在一种‘不在现场’的状态下与人交流和处理问题,一旦到了复杂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就很可能不知道怎么妥善处理问题,怎么巧妙地把话说好。”
此外,特殊的成长环境让95后普遍缺乏为他人考虑或者服务的意识,而这一点恰恰是最让更年长的老职场人不能接受的。张宝义表示,95后的自我意识很强,基本上完成了既定任务后不会去想着过多地表达对年长者或上级的尊重,更谈不上付诸实际行动给予帮助了。
在他看来,95后相比于80后等年长一些的青年,优势是创造力更强、想象力更丰富,在当今市场化大潮的大背景下他们的这种优势比以前更能得到认可与承认。相比过去,懂礼貌、会为他人考虑等品质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对于很多父母会帮助孩子找实习或工作的现象,张宝义谈道,这种现象出发点是好的,但在现实中往往会产生矛盾。
“大多数95后不喜欢被父母安排,很多孩子甚至都不希望父母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和工作方向了解很多,更不要说在实习和就业上听从父母安排或者依靠父母关系了。”在张宝义看来,在很大程度上父母的介入对孩子的实习和就业是一种“负面的外在因素”。
社会资源有限的孩子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单位,很多时候不得不借助于父母的关系,这就形成了更深的矛盾。张宝义认为,这种情况下的实习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工作和父母介入的关系,如果不感兴趣,很多人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会寻找机会离开。
对于自主观念更强的95后,父母的干预反而会让他们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从而导致日后的种种矛盾。因此,张宝义建议,孩子自己能找到工作的情况下父母应该尽量不干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兴趣和长处在哪里。(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同学及家长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如何添加“第一资源”微信公众平台?
1、二维码扫描:可在手机上登录微信选择“添加朋友”=》扫一扫,将摄像头对准二维码图片约2~3秒、即可识别并加载微信的基本资料,添加好友;
2、按号码查找:通过输入“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号”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众账号:第一资源
微信号:tophr-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