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印发《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决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对企业进行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人社部劳动监察局负责人表示,将根据企业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遵守劳务派遣规定的情况等评价企业守法诚信等级,等级划分为A级、B级和C级。符合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三次以上(含三次);因使用童工、强迫劳动等严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因拒不履行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行政处理决定或者行政处罚决定等情形之一的,即属于C级。
什么是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
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是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根据各类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对企业进行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的行为。
由谁来评价?
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由县级以上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劳动保障监察管辖范围每年开展一次,具体是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的。
评价依据有哪些?
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主要依据日常巡视检查、书面材料审查、举报投诉查处以及专项检查等劳动保障监察和其他有关工作中取得的企业上一年度信用记录进行。
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不就企业的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单独再组织开展活动,不会另外增加企业负担。
根据哪些内容进行评价?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下列9种情况对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进行评价:
1、企业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2、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3、遵守劳务派遣规定的情况;
4、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5、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6、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7、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8、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9、其他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划分及标准
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划分为A级、B级和C级。具体划分标准为:
1、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未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的,评为A级;
2、企业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但不属于C级所列情形的,评为B级;
3、企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被评为C级:
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三次以上(含三次)的;
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因使用童工、强迫劳动等严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的;
拒不履行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行政处理决定或者行政处罚决定的;
无理抗拒、阻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
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这三类企业分别有哪些相应的激励和惩戒措施?
《办法》根据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结果,规定了分类监管措施,主要是相应增减日常巡视检查的频次。
对于被评为A级的企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适当减少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视检查频次。
对于被评为B级的企业,适当增加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视检查频次,督促其尽快改正违法行为。
对于被评为C级的企业,将列入劳动保障监察重点对象,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视检查。同时,对于C级企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也将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进行约谈,敦促其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
确定评价等级的程序
作出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登记评价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将评价结果告知企业。
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结果应归入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至少保留3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与工商、金融、住房城乡建设、税务等部门和工会组织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对企业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为什么要制定《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
人社部劳动监察局负责人表示,《办法》的颁布实施,有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高劳动保障监察的针对性和执法效率。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监管对象覆盖所有用人单位。目前,全国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共有劳动保障监察员约2.8万人,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全国共有用人单位4364.8万户,平均每名劳动保障监察员要监管1500余户用人单位,基层监察执法人员缺乏,现有的劳动保障监察力量难以适应执法任务需求。对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实施分类监管,将监察执法重点放在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多发和高发的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有利于提高监察执法针对性和效率。
二是督促各类企业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规定,规范用工,树立守法诚信形象,推动劳动保障法制环境建设。
三是有利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落实中央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系列改革精神,减少对企业的执法干扰,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