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化工430亿美元收购全球第一大农药公司瑞士先正达,第二季度延续了一季度的海外并购火热态势,美的收购东芝白色家电业务、美的收购KUKA,腾讯也打算86亿美元收购Supercell。
通过收购来打开国外市场,于中国企业而言,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技术、研发、全球的营销网络及品牌的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经验,打通国际市场的捷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国际化并购就一帆风顺。
万宝盛华集团旗下品牌,职场语言培训服务商WOWtalk调查发现,金融危机以后,特别是在欧债危机以后,中资企业出海收购外国企业的势头日益迅猛,除了收购欧洲的企业,中资企业还在美国进行了许多收购的交易。然而,在与并购史超百年的美资并购老手们相比,在整合消化被收购企业方面,中国企业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知识欠缺,需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才能获得理想的并购效果。中国企业主要需要在以下三方面努力补习:外派高管储备、培训及争夺目标市场的当地人才。
外派高管人才储备
中国企业缺乏国际化管理团队,经验积累不足,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企业需调整管理团队,培养和储备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尽快强化驾驭跨国管理的能力。
近年来中国公司通过向海外派出管理人员,让他们不断学习,但这些远远跟不上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很多并购老手在交割前就启动了关键领域的任命计划,而中国企业启动任命计划较晚。中国企业收购海外企业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融合,收购方是一群中国人,而被收购方根本不了解中国,怎么融合,收购方需要用什么方式来管理被收购方?如何说服被收购方的员工在全球体系里发挥作用,这些都是挑战。美资企业在华实施跨国并购后,大力启用兼备多元文化观与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一般采用四种方式任命在华高管:1、外派母国员工来华,事先进行中国文化和中文培训;2、在中国本土任命人脉广泛,了解西方商业文化的高管人才;3、转派邻近地区或国家如港台或新马等地的员工;4、返派海外具有多元文化观的华人来华任职。
不遗余力的员工培训
海外收购最大的瓶颈就是人才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美资公司采取自给自足的办法,极为重视员工培训,不遗余力地建立员工培训制度,尤其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其主要方式有公司内部短期培训、海外培训、在职学习等。有的公司还不遗余力地送潜力高的经理攻读高级经理商学班等。除此之外,美资企业较为重视高层经理人员的短期培训,每年投入在国际领导力培训等项目上的费用比例相当高。中国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培养自己的海外高级管理人才。
争夺本土人才
“博天下之才为我所用”,美资跨国公司在华收购后,普遍重视本土人才资源的开发,他们不仅善于利用在华的技术人才,还善于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队伍。1、甄别并保留关键人才;2、挖掘和培养中国本土继任者;3、设立研究机构吸引大批优秀人才;4、设立企业大学或培训中心,加快人才本土化进程;5、争夺知名高校人才。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也是一样,不仅要掌握控股权,还应保留、吸引与培养一批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中国企业应在交易结束前实施人才保留计划。因为收购的人才资产往往是无形的,竞争优势很有可能随关键员工的离开而荡然无存。从长期可持续经营上,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被收购企业的人力资源,尽早开展尽职调查以进行验证,保留关键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快培养一批本地的管理精英和技术骨干,形成核心竞争力。
点睛: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不仅要掌握控股权,还应保留、吸引与培养一批技术与管理型专业人才。
作者 | 木兰
注:涉及版权问题,请与作者联系确认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