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4年,仅在十年内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总数翻了一倍多。每年新进入市场的劳动者大约1500万人,高校毕业生几乎占到一半。综合近年秋季招牌高峰和白领跳槽情况来看,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仍不容乐观。
 
  “微求职”热度不减慎防陷阱
 
  随着数字时代的技术变化,求职方式也更加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现场招聘会和招聘网,微博、微信、app软件这些低成本和便利性高的“微求职”方式给求职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微求职”的招聘门槛低,求职者要特别注意个人信息保护和识别求职陷阱。
 
  根据调查发现,真正通过“微求职”成功获得工作的人占到了极少数。企业更倾向于相对便利有保障的网络招聘等方式。因此求职者不应过度依赖“微求职”。还是应优化简历,做好准备,采用多渠道求职途径。
 
  二线城市竞争力日益凸显
 
  此外,相较往年,一线城市热度逐渐减弱,二线城市凭借逐年提高的薪酬水平以及宜居的生活环境等各方面优势成为近年求职者的热门选择。
    近期发布的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观调查发现,在众多受访者心中,理想工作城市已经发生了变化。前十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
(21.4%)、北京(13.4%)、南京(5.9%)、天津(5.0%)、苏州(4.6%)、青岛(4.4%)、杭州(3.4%)、深圳(3.2%)、西安(2.7%)、成都(2.5%)和大连(2.5%)。共占比69%。其余26.9%的受访者选择了自己的家乡城市,或者相近的二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