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解生存困局。
北京商报记者对多名从基础运营商跳至虚拟运营商而后二度跳槽的管理人才进行了采访,离职原因虽各有说法,但也存在共性。
一位不愿具名的二度跳槽高管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虚拟运营商面临的“批零倒挂”(即从基础运营商获得的批发价较高,与零售价相等甚至要高于零售价)难题未解决,商业模式不清晰,日子不好过。更为重要的是,获得牌照发展转售业务的虚拟运营商企业数量多,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未来必然会死掉一大片,因此他选择了提前离开。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虚拟运营商是通信市场的新手,像华翔联信等虚拟运营商的转售业务可以说是由大部分来自基础运营商的班子组建的,管理模式、思维跟基础运营商雷同,创新不足,但在资金预算等方面又比不上基础运营商,因此很多基础运营商的人觉得才能难以发挥,心理上不适应。
人才定位如何平衡
在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看来,从基础运营商跳槽至虚拟运营商,然后又跳走的怪现象,实际上也是当前虚拟运营商发展难题的一个侧面反映。
对于虚拟运营商来说,通信转售业务的角色是主营业务的拓展,或者说是利用通信能力对既有业务的补充和夯实,举个例子来说,虚拟运营商们有的是游戏厂商,有的是零售渠道商,有的是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拿到虚拟运营商牌照,只是使其能够利用通信业务提升自己的主营业务,实现业务的多元化。
“发展初期,虚拟运营商从基础运营商抢夺人才,是看中这些人才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但对于这些人才的定位,虚拟运营商一定要做好平衡,要以主营业务的人员为主,传统通信人才作为产品落地的执行者和支撑者,而不应以这些通信人员为主。”邹学勇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