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会的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达股份”)可是“胃口不小”,拟募集17.49亿元用于五大项目,而2013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也仅12.29亿元。属于“二进宫”的福达股份自4月份预披露招股说明书起,就遭到诸如负债率高企、粉饰业绩等质疑。《金融投资报》记者阅读公司招股书发现,除了福达股份披露的数据存在严重失实的问题外,子公司福达锻造的投产扼止了公司成本的增长从而使得公司净利润得以增长,而该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同样神神秘秘。
招股书多处数据“打架”
在证监会网站记者找到了福达股份在2012年10月及2014年4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旧版”和“新版”招股书),二者分别在第25页和39页披露了“本公司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金额以及占净利润的比例”,其中有2011年的金额和占净利润的比例可作对比。
旧版招股书显示,2011年度福达股份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金额为1804.73万元,占净利润比例为10.57%,而在新版招股书中福达股份2011年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金额却为1745.67万元,占净利润比例为10.22%。同项数据,在新旧版本中却相差59.06万元。关系重大的税收问题,公司数据却在“打架”,虽然59.06万元对于募投十多亿的福达股份来说可谓九牛一毛,但是招股书是投资者了解公司的主要渠道之一,而数据和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反映的是公司对投资者的尊重和基本的诚信。
无独有偶,在福达股份计算员工薪酬时亦存在严重不符的问题。据旧版招股书数据显示,福达股份2012年6月底员工共计2635名,其中研发、技术、质量人员427人,人均薪酬2.48万元;生产人员1737人,人均薪酬1.94万元;管理人员190人,人均薪酬5.52万元;其他非生产类员工(包括财务人员、行政人员、销售人员及其他人员)281人,人均薪酬2.07万元。用各类型员工人数乘以人均薪酬,2.48X427+1.94X1737+5.52X190+2.07X281可以得出2012年上半年员工总薪酬6059.21万元,再除以总人数2635人,可得出全体员工人均薪酬为2.30万元。这一数字又与福达股份在招股书中披露的2012年1—6月全体员工平均薪酬2.21万元不符。简单计算也能出错?是工作人员疏忽还是故意为之?
事实上,福达股份薪酬存在的蹊跷还不止于此。2012年1-6月研发、技术人员、质量人员的人均薪酬为2.48万元,生产人员1.94万元,管理人员5.52万元,其他非生产类员工2.07万元。而在新版招股书中披露的2012年度人均薪酬数据对应分别为:4.56万元、4.14万元、8.81万元、4.13万元。可以算出,2012年下半年研发、技术人员、质量人员的人均薪酬为2.08万元,技术人员为2.2万元,管理人员为3.29万元,其他非生产类员工2.06万元。
很显然,相比于2012年上半年,公司2012年下半年除了生产人员的薪酬出现增加以外,研发、技术人员、质量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非生产类员工的薪酬均出现了削减。福达股份招股书中多次提及薪酬激励,也表示员工薪酬在逐步上涨,且高度重视研发,但现实数据显示却是在削减员工工资,这又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