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9日至21日,由法国马赛KEDGE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晨哨网、,联合主办的“2014中国走向全球化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该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七届,第一到六届均在哈佛大学举办,第七届在德国布莱梅大学举办。
今年该论坛首次在中国上海举办。此次论坛以“中国如何驾驭全球第六次并购浪潮”为主题,已国际学者对话中国企业为特色,邀请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张伯赓博士(Julian CHANG)、Mr. & Mrs. S.H. Wong 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执行主任J-M F. Blanchard博士等来自于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学术权威,以及来自上汽、复星、锦江、奇瑞、海立的50多位中国未来全球型企业家以及进行风云对话。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入手,寻路中国企业国际化。
本次论坛主席,法国马赛kedge商学院中国区主管王华教授说,正在国际化的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商学院和学界的智慧支持。我们通过深度访谈的中兴等国际化领先公司了解到,国际化的人才招聘,培训和激励机制是支撑业务发展的支柱。学界的智库支持,还能让他们大大降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成本。
21世纪经济报道副主编、晨哨网CEO王云帆在演讲中阐述了中国资本“走出去”的六大变化趋势,他还指出信息匹配是跨境并购业务链的最前端业务,是并购发生和后续并购相关服务发生的基础,但由于信息本身的分散性、不对称性,信息与数据建设成本高、冗余大,以及数据与信息作为无形资产不易保护,使得其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属性。这导致并购业务必须的信息服务在市场上缺乏有效供给。而晨哨,就旨在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
本次高峰论坛还围绕中国企业国际化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设置了多个分论坛进行详细讨论。分论坛的主题包括 : 中国和全球市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策略,兼并与收购,中国货币政策与直接投资,中国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国企业的合法性,全球化中的地缘政治等。在15个学术专场讨论中,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向参会者分享了50多篇前沿研究成果,充分阐释了中国这一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第六次并购浪潮中的重要作用。
在19日的欢迎鸡尾酒会上,Mr. & Mrs. S.H. Wong 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执行主任J-M F. Blanchard博士发表了题为“密切关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走向”的演讲。在演讲中,Blanchard博士深度分析了中国自建国以来在对外投资领域的变化,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对外投资政策由强调管理发展到目前更强调支持的这一重要变化。
在20日的主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率先发表了精彩见解,为中国如何引领全球第六次并购浪潮贡献了真知灼见。
锦江集团副总裁王杰结合锦江集团的实际案例,向人们分享了在当地的法律框架下开展交易时如何规避交易税费和异地法律差异风险的经验。同时,王杰指出企业“走出去”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产业国际化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发展之路,成为“全球布局、跨国经营”的全球企业,而“走出去”的基本思路应该是通过境外收购“走出去”、国内合资“引进来”的方式,打造国际、国内两个发展平台,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实现管理和品牌及人才的国际化。
上海自贸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翁巍在发言中,向人们阐释了上海自贸区的成立目的以及各项政策框架,指出上海自贸区在通关、监管效率的提高、金融创新发展方面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服务便利,上海自贸区各项政策的深入推进不仅为中国企业发展提供了连通世界的贸易快速通道,也给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在发言中强调了“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概念,他认为中国现在的情形类似于二战结束后的美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需要输出产能,而彼时的美国拥有全球最多的黄金储备,拥有最大的工业产能。在他看来,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除了投资,还包括贸易和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