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登录],新用户?[免费注册]
最新共享 
主页 > 新闻
报告称超半数海归就职于民企 已不再视其为备胎
2014-5-22  字体  浏览量:

 ●在《2013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报告》中有这么一组数据引人注意:调查的海归中只有4.22%的人希望进入民企工作,而实际就职于民企的人数比例高达51.58%,是期待人数的12倍。

●外企一直是海归的择业首选,希望进入外企工作的海归占56.66%,而实际能够进入外企工作的人只占23.09%。

●在《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蓝皮书中,2012年进入民企的海归有30%,2011年和2010年同期的比例是22.8%和15.25%。

小民企 易成择业跳板

    “刚回国时没有工作经验,一开始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是挺难的,所以我就先进了一家民企。”留英硕士小庞回忆道。在如今的人才市场中,绝大部分的招聘信息的第二条都是: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而很多毕业后就回国找工作的海归并没有经验方面的优势,他们为了以后能进入自己理想的企业,往往先进入中小民企积累工作经验。

    “我所在的那个公司比较小,在那干了一年之后就升到经理的位置。”在小民企工作期间,小庞迅速地熟悉了行内业务以及国内市场。“后来我觉得公司整体发展较慢,对我个人来说,继续晋升的空间不大,于是选择了跳槽。”

    部分海归认为,国内的小民企不够成熟,在短时间内可上升的hr369.com整体空间不大,所以一些海归将发展中的小民企当作跳板,积累经验后再选择更好的就业平台。

同成长 暗含机会成本

    而当一些海归从中小型民企向外跳槽时,也有另一些海归看准了民企成长的良好势头,愿意和发展中的企业一同打拼。留学法国的海归姜雪说:“很多人觉得国企和外企是我们的第一选择,用股市比喻的话,它们就是绩优股了。而民营企业对于很多海归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潜力股,我们会比较看重它在市场化和经营方面的灵活性。”

    对此,北京睿智融科控股有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认为,海归选择成熟的公司就职,可以在开始获得一个较高的起点。而选择一些发展中的民企就业,主要是考虑到在企业发展的机会成本,他们可以与企业一起成长,最终达到一定的职业高度。这个机会成本的回报有时是巨大的。

大民企 越来越有引力

    在很多海归眼里,国内的民企多为家族式企业,裙带关系较多、管理水平低下。部分海归因无法适应国内本土企业的管理制度,便不将民企作为择业的首选,最后的选择是不得已做出的,但这种不得已,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企的成长,渐渐成为一种趋势性的选择。

    留学美国的杨洋(化名)说:“我觉得一些民企、尤其是家族式的企业不单人际关系复杂,公司发展的决策也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觉得自己会不适应这样的管理环境。”

    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很多民营企业将现代化管理制度引入内部,如国内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早在1998年就开始以美国休斯公司、IBM、贝尔实验室和惠普的公司为参照对象,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现如今已迅速成长为全国500强民营企业。

    国内还有很多像华为一样的领军民企,例如:苏宁电器、百度、美的集团、新东方教育等。这些民企在现代化制度的推动下,凭借着创新理念、尖端科技、国际视野与外企同台竞争。在这些引领潮流的民企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一些早年海归创办的。在这些大民企的麾下,已经积聚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海归。海归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着自己的理想,他们与企业一同成长。

看前景 空间不输外企

    海归回国找工作大多首选外企,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的优势在外企会更明显、发展空间更大,但情况并不都是如此。一些进入外企工作的海归会发现,自己容易被框定在一定范围,较难有晋升空间,且很容易触到职场的“透明天花板”。世界500强人力资源跨国集团招聘顾问郑军表示,外企的弊端在于,外资总部会遥控整个大局,每个员工几乎是一个螺丝,导致个人的成就感比较小。

    此外,郑军提出:“民企有一个我们容易忽视的好处,就是如果选对舞台,民企真的是一个可以让你发挥并给你提供很多资源、市场、人力调动的地方。”对海归来说,很多大型民企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为其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资源活动&会展
薪酬训练营
调研报告下载
微信公众平台

如何添加“第一资源”微信公众平台?

1、二维码扫描:可在手机上登录微信选择“添加朋友”=》扫一扫,将摄像头对准二维码图片约2~3秒、即可识别并加载微信的基本资料,添加好友;

2、按号码查找:通过输入“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号”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众账号:第一资源
微信号:tophr-China

卓越人力资源服务解决方案
SAP中国 ADP
北森 中智咨询
怡赛 爱康国宾
肯耐珂萨 关爱通
MERCER 科锐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