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登录],新用户?[免费注册]
最新共享 
主页 > 新闻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谁享红利谁担压力
2014-1-24  字体  浏览量:

 改善民生不能单靠最低工资,也必须同时加大财富再分配的力度。

  解读:26个省份最低工资平均调增幅度近18%

  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共有北京、浙江、河南、贵州、陕西、山东、江西、广西、甘肃、宁夏、天津、山西、上海、广东、云南、新疆、四川、江苏、吉林、辽宁、安徽、福建、内蒙古、湖南、海南、陕西等26个省(区、市)和深圳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目前,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市,标准为16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和新疆,均为15.2元。

  上述26个省份最低工资平均调增幅度近18%,增幅基本持平于2012年水平,但低于2011年平均22%的增幅。这一数据与中国企业整体薪酬增长趋势吻合。某咨询服务机构近日发布的“2013年度全行业整体奖酬调研报告”显示,2013年企业加薪幅度仅为8.5%,与历史数据比较,中国企业的年薪酬增长率在2011年出现峰值11.6%之后,已经连续3年放缓。

  但相比之下,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涨幅在不同职务层级的比较中“胜出”。机构调研后发现,经历了近十年的“全球化”后,中国高管阶层的平均收入增长空间已经有限,而中等及低收入人群、一线操作员工以及应届毕业生都是涨工资的新热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认为,工资的增长在宏观经济增长的背景下才会实现,如果没有宏观经济的增长,工资的增长就无从谈起。“工资增加比较快是在最近几年,这和我们过去低收入者,尤其是低工资者的收入增长偏慢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较高增长率实际上是对低收入人群工资收入增长偏慢的一种补偿。”他说,“整体来讲,现在工资增长虽然很快,但和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还是比较适应的。”

  压力:劳动力成本优势减退?

  机构同时认为,工资的较快增长将导致中国企业在基层人力成本上的优势进一步丧失。

  不可否认的是,大量适龄劳动力和较低劳动力价格所创造的人口红利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不过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廉价工资已很难吸引更多的劳动力供给。“靠劳动力低价格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已不再可能。当务之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素质,从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这是中国必须走的一条道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要在人口红利窗口期没有封闭时,迅速培育大量高素质产业工人“如果劳动力不升级很难实现产业升级,要从过去向人口数量要红利转变到向人口素质要红利。”

  也有专家认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空间仍较大,要把握好缓冲机会,促进经济平稳转型。业内人士表示,即使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但与欧美、日韩等国相比,中国仍具有较大的竞争力。目前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产品价格上升、出口商品竞争力降低等问题提出了预警,鞭策我们认真考虑如何将出口产品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

  君领财富的分析师最后指出,中国劳动力价格上升,并不是由政府的最低工资标准决定的,而是由目前的生活成本、通胀水平决定的。最近最低工资标准的涨幅都是两位数在增加,其涨幅在不同职务层级的比较中“胜出”,用最简单的数学基数就能够解决,分别以1000和10000做基数,前者涨幅20%,得到的数是200,后者只需涨2%,得到的数就是200,通过绝对数和相对数的比较更能体现出来。

  关注:倒逼企业转型

  最低工资标准的逐年提高,对低收入群体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而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不断提高一线劳动者报酬,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可支配收入,改善其生活水平,从而提高社会消费能力,促进内需。不过,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认为政府强制提高工资会加重企业负担,导致企业运行成本过高、企业雇工人数下降。这样的质疑虽然不无道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也的确是一柄双刃剑,但毋庸置疑,只要调整得当,就不会干扰市场的正常运行。

  用工成本提高是市场倒逼淘汰落后产能的一个过程。对此,企业只能主动应对。如果你的企业恰好处在被转型升级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之中,适应挑战的最好办法,当然就是主动加快产业升级。市场竞争从来不怜悯弱者,如果你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那么未来就会用残酷的淘汰对待你。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看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固然在当前会给企业带来人力成本的增加,但从长远来看,这样也将给企业带来隐形资产,比如员工忠诚度上升将减少人员置换成本和交替成本,让企业走得更稳健,更高效。而更重要的,最低工资政策将导致中国企业人力成本上的优势进一步丧失,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无论是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还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无论是从善待员工构建比较优势,还是从内需勃兴挖掘增长潜力—最低工资上调,对所有的企业而言,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努力做到最佳雇主,员工才会成为忠诚员工。如此,最大工资上调就能实现双赢。

  观点:理想如何变现实

  之一:“最低标准”应抓实

  公众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叫好,不过,也有调查表明,42%的企业未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可见,理想变现实,常常会遇到阻力。由于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没有严密监管,一些用人单位采用恶意裁员、恣意提高劳动时间和强度等方式,规避最低工资标准对自身造成的不利影响。于是,最低工资标准,在一些地方或企业实际上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要想最低工资标准真正落到实处,尚须配套机制强力跟进。一方面,尽早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把“调低、限高”作为核心内容,既要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增加机制,又要限制垄断企业高工资,不断消除行业差别和分配不公。另一方面,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兼顾企业的利益,实现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利益的最佳结合。比如,在调整企业税负、服务企业经营等方面给出更多优惠措施,促使企业不向劳动者转嫁经营成本。

  之二:只是改善民生第一步

  值得留意的是,仅仅提高最低工资,是否会给当地经济造成负担,是否足以改善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事实是,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有一套严格的测算体系。根据《最低工资规定》,确定最低工资标准要考虑的因素有:当地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支出、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放心保)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等。换句话说,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是综合各种社会和经济因素科学测算的结果,不仅不会超出当地经济承受能力,而且具有切实可行性。

  诚然,改善民生不能单靠最低工资,也必须同时加大财富再分配的力度。事实上,初次分配与二次分配的“双管齐下”正是中央的立场:在不久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指出要提高劳动者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而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一再强调,民生支出应为2014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中的主要部分。换言之,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只应是改善民生的第一步。

第一资源活动&会展
薪酬训练营
调研报告下载
微信公众平台

如何添加“第一资源”微信公众平台?

1、二维码扫描:可在手机上登录微信选择“添加朋友”=》扫一扫,将摄像头对准二维码图片约2~3秒、即可识别并加载微信的基本资料,添加好友;

2、按号码查找:通过输入“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号”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众账号:第一资源
微信号:tophr-China

卓越人力资源服务解决方案
SAP中国 ADP
北森 中智咨询
怡赛 爱康国宾
肯耐珂萨 关爱通
MERCER 科锐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