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富士康11连跳(此文章整理于富士康11连跳发生时)
(中国心融集团总裁 冯耘)
不详的预言:一定会有其他企业的员工模仿自杀!
富士康“十一连跳”,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示范效应的影响。“维特效应”的影响。
“维特效应”,就是说在轰动性的自杀事件报道,在报道所涵盖的地区,紧接著自杀率就会有大幅度上升。一些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别人自杀身亡消息後,就启发了自杀念头,效仿了自杀者。这里面贯穿著一个社会认同原理,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其他内心痛苦的人采取了自杀的形式,他也就认同了这种消除痛苦的手段。
维特效应不止是在富士康内,一定会扩展到全社会的。作为以“人”为关心对象的工作者,我不想怀着不详的预感等待着下一个自杀事件的新闻到来!
事实上它正在发生,今天早上我的员工还给我发消息说:25号凌晨,富士康又一员工坠楼!我们的心里都无比沉重!觉得这事件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在第六起坠楼事件发生的时候,《上海金融报》就采访过我,我当时看到新闻事件的时候,很惊讶,还以为是旧闻,我们就一直在想应对策略,并且同时也希望能够跟企业合作,采取一些措施,避免发生类似事件,但是老实说,我觉得我们有些企业,就是血淋淋的事件不发生在自己的眼前,就不会想到采取措施。
这十一个人,不管他们具体引发自杀的原因是什么,他们集体用一种惨烈的方式在提出强烈的抗议,在表达自己极端的无望。而这个时候,整个社会都在看着,所有与他们处境相同的人都在看着,如果我们没有应对措施,如果到了这个时候我们还只是追究原因,甚至推卸责任,而不去关心生命的价值,不去关心怎么应对,那他们不是会更绝望?
“我们不是血汗工厂”这正是富士康最大的委屈,也是他们用以辩驳的最大理由,事实是:正因为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厂”,正因为富士康比别的同类企业待遇好,员工才会自杀!
富士康的发言人在面对舆论压力的时候,是满腹委屈的,这也是他们无法接受舆论对他们的指责的原因,郭台铭25号首次对媒体表态的时候的话就很代表了他们的观点:富士康绝非“血汗工厂”!
首先我非常相信富士康的说法,媒体的调查,和富士康内部人士的反馈,富士康规范的薪酬,医疗保障等是在同类企业里非常好的。
那么富士康是不是可以用这个理由来反驳“员工自杀是富士康的责任”这个观点呢?我要说的是,正是富士康相对规范相对较好的福利待遇,导致了员工的自杀潮!
富士康如果真的是血汗工厂,真的没什么值得留恋,那员工可以走啊!他为什么一直在这里呆到绝望,绝望到自杀?就是因为贪恋富士康那可能比别的企业好的10%的待遇,导致他接受了超过50%,甚至100%的心理压力!
富士康有规范的管理,按时发工资,还可以加班,加班有更多的收入,收入的绝对值高,这就是富士康每天门前排上千人长队求职的原因,因为别的企业可能连这都无法保证。
因为想要从富士康这里得到绝对值较高的收入,所以他不得不接受富士康的全部管理体制!高效,单调,军事化,在这强硬的管理里,他变得越来越无力,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去反抗,这种无力和无奈感占据了他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泛化的绝望感,在遇到触发事件时,那种长期压抑的情绪,对生活的无奈感就彻底爆发了,他无法自救,只能一死!
蛇皮袋一代和拉杆箱一代之间的巨大差异,企业却忽视,甚至无视这种变化,即使注意到,也完全不知道怎么应对,这里面潜伏着巨大的行业危机,甚至社会危机。
富士康的员工,百分之七八十应该都是80后90后的。因为在我们EAP服务企业的时候,其中很重要的一项研究,就是80后90后的员工管理问题。
我们把过去的农民工群体叫做“蛇皮袋一代”,他们背着蛇皮袋几乎一无所有的来到城市,能在这里有份收入就不错了,因为他们并不想留下来,他们只不过是为了挣点钱回去盖房子,给孩子上学,他们并不绝望,他们是有希望的。企业的管理对他们非常有效,因为只要你守纪律,肯吃苦,梦想是能完成的。同时,在他们的成长年代,他们是生活在一种集体主义的教育里的,他们自觉自动地认同: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不管这个集体,是以前的社会主义集体,还是之后的私人企业的集体。他们对自我个性的要求不高,也并不因为个人价值没有实现而感到特别痛苦。
现在新一代的农民工,他们是拖着“拉杆箱”走出来的,拉杆箱跟蛇皮袋比起来,就不是一无所有了,他们成长在互联网时代,他们接收的信息跟城市里的孩子几乎一样。在他们成长的年代,个人的价值逐渐占据了主导。他们拖着拉杆箱走出来,并不想回去,而且他们也回不去了。等他们满怀憧憬来到城市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要和几十万人挤在一个大工厂里,每月拿不多的薪水,城市高昂的成本,自己的薪水根本无法企及,所以他们焦虑,甚至绝望。加班是他们缓解焦虑的一个手段,因为拼命工作,加班,感觉自己离实现梦想近一点,但因为这样,他们失去了生活,失去了社交,成了一个运转的机器,甚至一颗螺丝钉,这种工作看不到尽头,让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无望。
而8090后群体,(不止是在城市,在制造型企业的新农民工群体也一样),恰恰正是需要精神追求的一代,他们有想法,有个性,重视精神生活,有公民精神,但偏偏他们离梦想更加遥远,而为了追求这个梦想,他们不得不放弃了自己一切的生活和精神追求,这是个谬论,而这种谬论不可能长远存在下去,这种情况也不可能把一个企业真正的带向成功!
面对危机,富士康的做法,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
我看到过媒体的报道,说是富士康近期制止了20余起轻生事件。
富士康针对员工工作、生活、交友、情感、心理等异常状况,富士康设立了有奖通报热线。基层主管、宿舍管理员及室友如果发现同事或者室友有异常言行,只要向企业管理部门通报,就可以获得至少200元的奖励,富士康认为这种做法将激励员工之间的相互关心。让员工之间互相监督,出现一个有自杀苗头,及时举报,可以奖励200元。要求员工之间加强彼此的关爱。
可以承认他们是采取了措施的,不能说没有,拿这个关爱来说,我觉得与其说“关爱”,我们更容易想到另外一个词“监督”,或者“监视”。
——如果碰到自杀事件,心理学的第一反应时要做危机干预,危机干预里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找到当事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富士康员工是没有社会支持系统的!
听到第十跳的消息,有富士康员工对此表示并不意外,因为工厂的工作压力和管理方式有问题,目前在做的这些心理关爱工作并不能满足员工的真正要求。
比如“员工关爱中心”,因为缺乏宣传普及,缺乏经验,对员工来说,形同虚设。前提是要把员工解放出来,让他们停止加班,回到生活状态,他们才能在崩溃前去观照自己的内心。比如放松室和发泄室,这都不是一个专业设置,因为单纯只是发泄,只会让人把愤怒释放出来,但却没有人进行后期的处理和引导。
必须马上做点什么,即使是短期给他们派上一个“心理警卫”也行。
幼儿园杀童事件之后,所有的幼儿园都加强了保卫措施,包括巡警巡逻,有人在说:这样能解决根本问题吗?能永远保护下去吗?也许不能,但是,至少,迅速地制止了可能紧接着而来的犯罪事件,在稳定的前提下,再探讨长远解决方式。
5月25号的报纸上,富士康的总裁郭台铭终于首度回应说:富士康绝非“血汗工厂”,他说:“我们有信心,很快就会把这些状况全部稳住”与此同时,就在25号的凌晨,又有一名员工坠楼身亡,到此,已经是富士康的第11跳。
正是因为富士康“八连跳”的时候,富士康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呢?不问苍生问鬼神!——请高僧法师来做法!
这个时候,其实所有富士康的员工在看着,在看着企业怎么做,在看着社会怎么做,政府怎么做?结果呢,没有一条措施让他们感觉到了有希望和切实有效,所以那些生活在危险边缘的人感觉是什么呢?别等了,别盼了,谁也救不了我们!
富士康能靠自己的力量将这些状况稳住吗?我们目前看到的结果是不能!
这是富士康一家企业领导人的问题吗?
毕竟企业是有限责任公司,不是心理医院,我们也不能要求一家企业,承担起全部的员工心理健康的责任。同时需要政府组织,社会力量的介入。
应对措施:
1、 由媒体,政府组织,心理学单位,组织员工心理健康情况的普查,调研,对各行业的员工心理健康状态,提出一些真实可信的调查结果;
2、 提出主动解决方案
在各企业开展“关爱员工 珍爱生命”的活动。
比如,在企业定期播放音乐,设置各种放松方式
开展珍爱自己的宣誓活动;
设立企业心理救助热线并大力宣传;
设立城市心理健康观测点;
管理层进行的危机的识别和危机干预技巧培训;
管理层发放员工关爱手册;
员工内部组织一些破冰活动,用各种形式加强员工之间的联系,建立支持性的团体……
自杀和危机干预的一些概念
从心理角度来说,自杀是一种自我毁灭的冲动行为,当事人感到无助,感到缺乏关爱和无价值,不能适应改变和不能忍受分离的时候,他可能会产生这种冲动行为,同时自杀也可能是一种祈求帮助,或者一种对心目中的压迫者的一种归罪和反抗,或是一种自我表白,自我辩解的行为。
简单地说,富士康的员工为什么要自杀?因为他们缺乏自我价值感!人的价值其实无法完全由自己来认定的,他需要通过周围人的反馈来认定自己的价值。而在富士康,他们从同事和主管那里看到的,是自己毫无价值,只不过是一个机器!一个随时可能被替换掉的机器。而因为没有建立亲密关系,他没有所珍视的人,也无法通过他们的反馈来确立自己的价值。或者,是有珍视的人,比如暂时的恋爱对象,如果这个恋爱对象否定他,或者离开他,这就无异于进一步的否定了他的价值。
自杀者其实是有征兆的,在自杀之前,可能有很多途径进行识别,比如:
1、 直接的言语沟通:直接表达出有关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或者有关绝望的感受,“我觉得活着一点意思也没有”“干脆死了算了”“真想一了百了”;
2、间接的言语沟通:这个表达有时是不明确的,因为表达者言语含糊,很难理解,比如“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了”“我看不到生活中有任何亮点”“或许我们不会再见了”“许多人想结束自己的生活,这并不奇怪,因为社会就是这样”,这个需要听者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对表达者的言行进行综合判断和考虑。
3、 直接的非言语沟通:如摆弄煤气开关啊,徘徊于楼顶或河岸边,或收集药品。
4、 间接的非言语沟通:留遗书,送纪念品,提前还贷,以及买保险等,试图与所爱之人接触,看医生,突然选择独居,不与人交往等,都可能是自杀的征兆之一。
对自杀者的识别和处理,不是仅凭热情和经验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经过相对专业的训练的专业人员才可以完成。在富士康自杀的员工里,有一个叫卢新的员工,他自杀前已经接受过富士康的关爱热线的咨询,并且也是在室友的关注之下,但是仍然没有办法阻止他最后的自杀。这必须是通过有危机干预经验的专业人士来完成。
对于有自杀危险的人来说,自杀只是一个念头,还是会最终成为一个行动,这取决于危险因素是否存在,保护因素是否消失。
保护因素来自哪里:自杀者的思想和周围人。
除了来自当事人的正面,积极的想法以外,周围的人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保护因素。面对自杀者的危机干预,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一条,就是找到当事人的社会支持系统。
暂且不探讨富士康的管理文化,对员工的主观思考构成什么样的压力,就是员工的社会支持系统,也是几乎没有的。如果不迅速地改变这一状况,后续的自杀事件将无法阻止。
措施:
建立起一个真正的员工关爱体系。减少加班,加强员工的业余生活,改变员工宿舍的设置,通过各种活动让员工加强联系,建立各种亲密的团体,让员工进入某个相对紧密的小群体,找到友谊和支持感。
调整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从监督者变成支持者,设立《员工关爱手册》,而不仅仅是《员工管理手册》
引进专业人员,推进系统的EAP服务,并在公司大力宣传推广,而不使员工关爱系统和心理热线成为一个摆设。
解答富士康自杀员工的年龄问题
富士康自杀的员工,年龄在18—24岁的年龄段,这个人群可能是富士康普工的主要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在心理发展上处于一个叫“亲密对孤独”的时期,他非常需要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并在这种关系里克服孤独感,进行自我成长。弗洛伊德把健康的人定义为“充满爱而辛勤工作的人”,“爱”和“工作”,是缺一不可的。
富士康的员工,他能与人建立亲密感,获得亲密的需要吗?显然不能。一天12小时的单调工作,把人变得麻木,僵硬,当他在流水线上要做12个小时的机器的时候,他无法在下班以后迅速地变回一个人,去充满感情的与人交流,而且富士康员工宿舍的安排,让他和室友之间可能根本无法熟悉,甚至错开上班之后都不怎么见到面。远离家人,又没有朋友,更奢谈爱情了,他的亲密关系要求根本无法被满足。
据一个调查说,在像富士康这样的制造型的企业,女工流产率达到80%,因为她太孤独了,只要有一点温暖,她就靠了过去。一旦这点温暖被掐灭,她走到极端的想法就很容易产生了。
为什么富士康的员工选择自杀,而不是辞职?
辞职是为了什么?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待遇!富士康在同等类型的企业里,是福利待遇最好的,它按时发工资,加班规范,提供住宿,连工衣脏了都有人负责洗。辞职离开富士康,换到别的企业,不仅面临着可能同样苛刻的工作要求,而且可能连基本的“按时发工资”这一条都做不到。而待遇对他们来说,是第一重要的,因为他们需要生存,需要钱!在这一点上,员工群体有明确的认知,知道这点是无望的。
不可否认的是,富士康的管理比别的企业更加苛刻、严格!因为它能够提供比别的企业可能好那么10%,20%的福利待遇,而员工贪恋、追求这10%,他就必须得接受、忍受富士康的全套管理制度。
在这套严格的管理制度里,他没有被尊重和被当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对待,他感到绝望和无奈,感到生活的没有乐趣,但是离开这里,外面更低的待遇,同样让他看不到希望,他渐渐变成了一种叫做“习得性无助”的状态,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感觉不到自己有能力改变命运。这种状态也许他无法清晰地说出,但是无力感和无望感绵延了他的全身,是他生活的大背景。
当他在生活中碰到具体的触发事件——被主管责骂,跟恋爱对象分手等等,所有无望的感觉全部涌上来,就导致了瞬间的自杀冲动。因为跳楼是一种完全无法挽回的自杀行动,他没有余地去做深入的思考,而是被绝望感瞬间控制,导致了这一冲动行为。
事实上,确实更多的人选择是辞职逃离而不是自杀,富士康的员工流失率,从过去的2%-3%上升到了现在的4%—5%,如果按照它在深圳的员工总数是30万人的话,是1.2万到1.5万人,这相当于流失了一个中型的厂子了。
除了富士康以外,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近些年频繁出现的“员工荒”,还不能说明问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