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8 | 字体 | ||||
与欧美发达国家乳品需求趋于稳定不同,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市场需求旺盛。这些年来,国外乳业巨头纷纷来华,再加上国内大量乳制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伊利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国内乳业领袖,伊利适时进行全球化发展,会增加其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形象,进而获得世界的认可,实现由中国品牌到世界品牌的转变,用全球最好的资源服务中国消费者,进而进一步服务全球市场,提升中国乳业的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
伊利的全球智慧链,不仅整合全球的优质自然资源,还整合了全球的人才、智力资源,建立全球智慧链。通过大数据以及智能制造的应用,整合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智慧和标准,用数字化的手段和国际化的标准重构全球分工,整合包括奶源、研发、生产、物流和终端零售在内的全球产业链,打通上下游产业,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对全球最优的资源与智慧的集聚与整合。
伊利的“全球智慧链”布局,包括“全球生产”、“全球质量管理”、“全球研发”以及“全球视野的管理团队建设”等几个领域。
全球生产
伊利以国际化视野,持续拓展和优化采购渠道,整合采购业务,提升供应商关系管理水平。同时,依托海外生产基地,逐步搭建起面向全球的物资采供管理平台,通过稳定、高效的物资采购服务和可靠、优质的原料供应,有效支持了业务发展和对多元化需求的快速响应。
伊利最终把国际合作的第一步定在新西兰,主要原因是:新西兰是全球奶粉出口第一大国,也是中国奶粉进口主要来源(占比80%以上)。如今,伊利在新西兰的发展已取得丰硕成果。2014年1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新西兰时任总理约翰•基共同为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揭牌,该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覆盖科研、生产、深加工、包装等多个领域,总体投资额高达30亿人民币,创造了中新两国投资规模的新纪录。
2017年3月25日,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二期工程揭牌仪式举行,项目建设地选址位于新西兰南岛南坎特伯雷洲怀马特市伊利一期项目预留地。
然而,在新西兰的发展,也绝非一帆风顺。早在2008年,潘刚就派人去新西兰调研,但当地的毛利人担心自然环境受到破坏,非常抵触外部企业的入驻,伊利投资建厂并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甚至是抵制。第一次的调研“铩羽而归”,这一度让伊利部分管理层产生动摇。但潘刚不为所动,坚持“挺进新西兰”的信念不动摇。2009年,潘刚又派出了第二批调研团,这次由集团有关高管亲自带队。
经过在当地深入了解情况、反复沟通,但还是没能打动对方,对此,潘刚认为,“既然他们对我们的诚意有顾虑,那我们把他们邀请到中国来,到咱们伊利来,让他们亲身感受下我们的诚意与实力。”
2010至2011年期间,伊利分批邀请新西兰南岛的牧场主来中国伊利本部及牧场参观。他们发现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人,无论是牧场、工厂、设备、管理都丝毫不逊于新西兰乳企,终于,伊利新西兰项目启动。
全球质量管理
近年来,伊利秉承“伊利即品质”的信条,致力于100%安全、100%健康乳品的生产与服务,将严苛的质量管控标准贯穿于全产业链,以高品质的产品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与全球三大认证机构SGS(瑞士通用公证行)、LRQA(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国天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持续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体系,并将质量管理工作战略升级为“质量领先3210战略”,坚持食品安全工作延伸至全球产业链条上的所有合作伙伴,系统性构建全球质量管理体系。
伊利率先在业内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与“集团-事业部-工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防控体系,覆盖了80多个检验单元,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每一个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关键点的监测、分析、把控、预防。伊利集团液态奶、奶粉、酸奶、冷饮事业部全部通过了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成为中国率先全线产品通过此全球性食品安全管理标准体系认证的乳品企业。
坚持构建比肩全球一流水平、超越欧美部分国家的检验标准。伊利乳品要经历1000多项检验,伊利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质量控制“三条线”,分别是国家标准线、企业标准线和内部控制线。伊利在国标线的基础上,提升50%的标准制定了企标线;在企标线的基础上,又提升20%的标准制定了内控线。三条线层层把关,确保了质量管控和产品品质。
全球研发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发中心是欧洲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科研机构,该校周边聚集了大量国际顶级的食品科研院所,活跃着15000多名食品及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是全球食品及营养研究集群所在地,被称为“食品硅谷”。
2014年11月,伊利和南半球唯一一所主攻农业和食品的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研究乳业产业链,最初聚焦于提高产品营养和质量。
2015年,伊利与美国实力科研机构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实施“中美食品智慧谷”,在营养健康、产品研发、食品安全、农业科技、畜牧兽医等多个领域展开全方位立体式合作。
截至2016年年底,伊利累计专利授权量为2091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为45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为469项。先后有两件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专利保护覆盖液态奶、奶粉、酸奶、冷饮、原奶等领域。截至2016年年底,伊利累计获得国内外注册商标4463件。拥有驰名商标5件,著名商标7件。
全球视野的管理团队建设
在基础研究、消费者洞察和大数据分析等专业平台方面,潘刚进行了组织架构完善和团队能力补强,并通过升级企业文化和与全球一流企业对标学习,进一步拓展了管理团队的国际化视野,在追求卓越的目标驱动下,团队管理能力不断增强。伊利不断加速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并从人才市场聘用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从大学毕业生中聘用英语流利且具备高潜力的人才。公司近年来在中国聘用了多位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他们大都来自世界500强企业。担任各业务单元和部门主管的高管中有三分之一来自跨国企业。大部分伊利海外基地的雇员都是当地员工,包括伊利新西兰生产基地和坐落于欧洲、新西兰的研发中心。同时,也将管理人员派遣到国外工作,来实现人才的国际化。
此外,国内的管理人员还通过其他方式来增进国际视野,发展先进的管理思想,如用麦肯锡、埃森哲、美世、科尔尼等领先的咨询公司进行管理咨询、参与跨国项目以及参加乳制品行业的国际论坛来向他人学习并分享伊利在管理和创新领域的实践经验。自2006年起,潘刚还带领管理团队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对标学习,走访日韩、欧美等地的领先跨国企业。
只有本站会员才能浏览全部文章,请您 登录 或 注册 |
Contact Us | 联系我们 |
投稿
广告
杂志订阅
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