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8 | 字体 | ||||
20世纪70年代,当日本在市场上大放异彩时,全世界都想了解日本的企业管理技巧。诸如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善等理念涌现,都是为了了解日本人怎么变得如此成功的。现在轮到中国了,正如上面的问题所暗示,商业领袖在此所使用的独具特色的管理方法中,哪些是非中国人必须更好地理解的?换句话说,如果中国员工倡导“中国方式”,这将有助于他们:(1)协助外国企业在中国的生意往来,(2)帮助外国企业在中国以及其他任何可能经营的地方取得更大的成功吗?我有一些建议可适用于中国企业领导力框架。也就是说,以下几点或能部分/全部代表“中国企业领导风格”的基本要点。
从整体上考虑,而不是以线性方式思考——需要了解整体,而不仅仅是其部分的总和。更关注和谐的结果,少关注两重性。西方人看事物的A面和B面,中国人倾向于考虑A和B两者同时存在。遵循道教“以无为而有为”的理念,通常被称为“无为而治”,这会成为中国领导风格的一部分吗?中国企业领导风格是否更倾向于“隐藏实力”,而不是公开显示领导者的行为和信仰?我们通常把这称为“韬光养晦”。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观点。
整体思维
以这种方式思考的人需要了解整体,而不仅仅是其部分的总和。有人认为,在中国,由于字符而非语音字母的使用,一个词通常有多种含义。因此,人们经常会为了更好地理解主题的含义而来回地讨论。这将引导其从整体思考,而不是像西方人一样线性思考。西方人培养出了一种非常线性的科学思维,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会将其分解成各个部分,并用演绎推理来考虑这件事。但是中国人由于擅长整体分析,往往会一次性考虑到事物的方方面面,即使一再地审查也不会出问题。这种差异还见于中西医领域。西医试图诊断疾病然后进行治疗,中医则会首先去了解病人的全部,然后试图弄清这个人的身体为何会出现问题。
无为而治
中国道教思想,即一个领导者通过无为而达到大治,这对亚洲而言是独一无二的。这意味着以无为而有为。在西方,果断行动是领导力的代名词。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有时候无为是优先采用的做法,即使当别人强烈要求要做有别于现在所做的事情。如果你接受的是西方的管理方式,那么你在领导他人时通常是非常积极的。形成意见并清晰明白地将其表达出来是关键的成功因素。然而在中国,那些期待自己领导强大而又低调的员工,可能会消极对待这种行为。在中国,彰显实力靠的是行动,而非言语。
韬光养晦
中国的企业领导风格更倾向于“隐藏实力”,而不是公开显示领导者的行为和信仰?虽然这种领导风格在跨国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并不常见,但在国有企业中仍然很普遍。而且,由于这种观念深植于中国古代历史,所以它可能仍然是中国领导者思想的一部分。历史上,皇室家族领导者之间总会在政治上产生争执,因此,领导者学会了隐忍,使对手无法获得优势并取而代之。而今,我们可以从一些领导者身上看到这一点,他们既不太确定自己又不信任周围的其他领导者,他们可能是老板,同事或下属。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在竞争环境中隐藏可用于对付他人的手段,领导者可能会对自己的实力有所保留。在此,我想补充一点,孕育这种思想环境的企业,其未来很难健康发展。在一个运作良好的组织中,从不鼓励领导者采取这种竞争行为。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领导者中还有很多其他的特质。以上所介绍的这些例子涵盖了爱国主义,悟学思想和中庸之道的运用,知道何时直接何时迂回,以客户为导向的根本宗旨,并从长远看待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研究中国领导风格学问的作品仍然不多,但中国企业的成功以及其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将持续成功的预示,使得这个研究课题非常有价值。
只有本站会员才能浏览全部文章,请您 登录 或 注册 |
Contact Us | 联系我们 |
投稿
广告
杂志订阅
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