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6-30 | 字体 | ||||
古人纪年将六十称为一个“甲子”。从1949-2009 年,对于上海的金融业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期。在这60 年中,整个行业转变之大,发展之快,不仅是同一时期世界上任何地区所没有的,甚至在各国的历史上都是少见的。
中国最早的银行并不诞生在上海,但是,上海很快成为了全国现代金融业最集中的城市。1845 年由英国人建立的广州丽如银行(又称东方银行)分行是中国最早的外资银行。中国自己的银行最早是1897 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1904 年清政府设立户部银行(后改为大清银行)。1907 年邮传部设立交通银行。1912 年3 月,上海商界在孙中山先生的支持下,派代表赴南洋为拟建中的中华实业银行招募股本,得到海外华侨热烈响应。5 月15 日,中华实业银行在上海成立,推举孙中山为名誉总董,沈缦云任总理,吴世荣任协理。中华实业银行“以振兴中华实业,便利南洋各埠华侨经营内地实业为宗旨”,股本主要为海外侨资。至20 世纪30 年代,上海已经成长为中国乃至远东最繁荣的金融中心。
然而,到了20 世纪50-60 年代,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金融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当时的口号是“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建设”,银行几乎等同于财政的出纳。不仅金融业务简单,机构也非常有限,银行信用业主要是人民、中国、建设、农业四家专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保险业基本上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笔者1977 年参加就职考试,收到的录用通知书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税务局”发出的。这在今天看来,有点匪夷所思。
在一般人看来,金融业无非就是“用钱来赚钱”的行业。事实上现代金融的根本特点是必须凭借人才营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声望不高,这种状况与当时相对简单的业务是一致的。在旧中国,银行职业被称为“金饭碗”,一些有名的银行,如“北四行”和“南三行”都录用大学生当行员。而20 世纪末80 年代,为上海银行业培养初级人材的主要是南湖、向群两所中等职业学校。
20 世纪90 年代,上海金融行业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1991 年2 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上海对市委、市政府的负责人坦言:“浦东开发晚了,是我的失误。” “当时建四个经济特区的时候,主要考虑地理,外资等情况,没有考虑人的情况。上海人聪明,你们失去了一次机遇。” “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了,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要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虽然做好还要很长时间,但从现在就要做起。”邓小平对上海金融业的重要功能和发展前景作了精辟的分析,其中特别强调人的因素,反思了“当时建四个经济特区的时候,主要考虑地理,外资等情况,没有考虑人的情况”。而“上海人聪明”这句话既是对上海优势的肯定,又表达了对上海殷切的希望。
此后十多年上海金融业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可以说是自开埠以来从未有过的,截止2008 年底,上海各类金融机构总数超过3000 家,排名世界前50 位的大银行中有35 家在上海设有机构或代表处。
这一切充分证实了邓小平上述讲话重大的战略意义,而导致这场巨变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思想的解放。人才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经济资源可以分为实物资源、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三大类,在三类资源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无论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还是当代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都认为如此。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只有劳动力能够在消耗的过程中创造中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指出只有人的价值可以通过不断开发得以提升。
上海地理位置优越,通过举办2010 年的世博会,城市现代化的程度大大提升,基础设施、交通条件、信息工程不断完善,与世界一流城市越来越接近。按照国家的发展战略,2020 年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在未来的10 年中,制约金融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将是人才,而不是其他。目前,上海金融从业人员总数不足20 万,而当今世界最大金融中心的伦敦和纽约,金融从业人员要占到就业人口的11.5%,香港这一比例更是达到14%。仅仅从就业人数上看,上海与世界和东亚一些金融中心城市的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
金融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有了充足的数量和优异的质量才会有理想的人才结构。在通常情况下,为企业创造出80% 效益的员工只占员工总数的20%,而其余80% 的员工只创造了企业价值的20%。这就是著名的“80/20 原理”。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2008 年6 月对25 家中资和外资银行所作的调查表明本科以下学历的员工要占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仅为0.16%,硕士学位为5.78%,本科为42.08%,本科以下为51.98%。这样的分布反映了高端人才明显不足。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的调查显示与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缺乏具备海外工作背景的人才。这表明中资银行对于上海即将进入国际金融中心的时代尚未作好充分的准备。
在未来的10 年中上海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点,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都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而既精通金融又具有这些领域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作为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输送人才。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当一项产业以超越常规的速度发展时,人才的流动性都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新加入的员工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企业的要求及人际关系,因而离职率较高,常常要在达到一个高峰后,才会明显下降,并逐渐趋向稳定,这时留下来的人已经能够适应工作的要求了。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的调查显示2006 年以来,上海银行业人才引进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2007 年的离职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被调查的25 家银行平均离职率达到12%-13%。而到了2008 年离职率降至8.85%,表明从业人员队伍渐趋稳定,应该说这是可喜的现象。
从长远看,上海金融业不仅要大力引进人才,还必须积极向外输出人才,只有如此,才能为全国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真正使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事实上,当今世界各大中心人才都是有进有出的。大力加强对于从人员的培养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存在着两种投入和两种产出:
其一是员工的投入和员工的产出,员工的投入就是劳动力;员工的产出就是劳动报酬。
其二是企业的投入和企业的产出,企业的投入就是生产成本;企业的产出就是经营活动的收益。
所谓员工的投入是指他们对于企业的投入,而企业的投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于员工的投入。
银行金融属于现代服务业,它与属于劳动密集行业的传统服务业存在根本的区别,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工费用主要是指操作工的工资,特点是人均费用低而人数较多,企业的利润也低,而银行金融业业的人工费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员工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投资,这类企业利润的利润要高得多,所以,发展前景最为广阔。
笔者发现,许多同行抱怨如今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中不少人眼高手低,能够完全适应银行工作要求的越来越难找。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固然,高等教育体制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改革。然而,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是无法相互替代的。胡锦涛总书记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期待上海金融业能在培养高素质金融从业者和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只有本站会员才能浏览全部文章,请您 登录 或 注册 |
Contact Us | 联系我们 |
投稿
广告
杂志订阅
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