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资源:2009年,你们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盛昊苏:二零零九年业务的重点转向同店业绩增长,这种以提升单店绩效为目标的发展策略,促使人力资源部在这个时期要促成一系列效率指标的优化和改善。
第一资源:在员工管理方面,你们的理念是什么?
盛昊苏:事实上,就服装连锁零售业而言,产品的差异化已经不明显,竞争的焦点开始集中在各企业内部管理上,决胜于细节,所谓Retail is Detail。
零售企业的固定资产大多是租来的,比如店是租的,办公室也可能是租的,而员工是公司自有的资产,所以他们一定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零售又处服务行业,一线员工直接接触顾客,他们对顾客的影响最大,我个人认为激情(Passion)对零售服务非常重要。
第一资源:怎样让员工有激情?
盛昊苏:有使命感的员工有激情,被激励的员工有使命感。谈到激励,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是外在报酬的增加,也就是通常说的用加薪去激励员工。组织行为学有一个研究课题是研究“涨工资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是什么?”有趣的是研究结论是“涨工资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是激励员工希望继续涨工资”。这应该不是我们要的结果,也不是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做到的!
我总愿意把员工视为公司的内部顾客,如果市场营销很早就已经从4P走到了4C,那么我们开展工作的起点就应该从研究员工的需求开始。
第一资源: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盛昊苏:公司超过80%的员工是 80、90后。我们发现,这些80后、90后的员工,其实并没有把收入视为第一的需求,在他们的生活秩序里,追求自我独立、自我实现排在首位,俗话称“酷”。都说80、90后的员工难管理,其实“代沟”不在于沟通的内容,更多的是沟通方式的差异。经常听到80/90后拒绝一件事或一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言语是“我知道”,说明沟通的内容是人心所向,隔代没有太大的差异,不能沟通是我们一定要坚持用60/70代的方式去与80/90后沟通,如此“代沟”自然产生。
理论上讲,管理语言不是由管理者定义的,而是由被管理者定义的。如果我们要真正了解员工的需求,必须将自己还原到20岁先,研究员工喜欢和接受的方式,学会用他们的语言去表述各种事情,关注他们喜欢的人和事。用这样的方式,员工是愿意接受的。
第一资源:面对这些新新人类,传统的福利项目对他们的吸引力可能不大,你们在福利项目的设计上做了哪些创新?
盛昊苏:不能说是创新,其实它原本就是客观存在着的。如果我问大家“报酬是什么?”答案会是各种各样,而且会很快集中在外在报酬,而很少涉及到内在报酬。
劳动力是一个等价有偿还的等价关系。商品附着在人身上,具有人身属性,决定了不能简单地以交换关系来定。
内在报酬的运用远不如外在报酬普遍,例如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获得自主、自重、自尊、解决问题等;此外,所谓“利他行为”,例如爱护他人,帮助他人等也是产生内在报酬的重要来源。
零九年我们和中智普励合作开发了“life club”员工关爱平台,实现了内外在报酬即时激励的预期。在这个平台上,员工可以通过九个途径获得积分,与此同时自行管理积分,使用积分。对员工最有效的激励是即时激励。这个项目对员工而言,就是一个即时激励,有了积分,他们可以随时兑现需求。今年自上线以来,超过96%的员工获得和使用了积分,普及率说明他们喜欢这种方式。还有就是新鲜。如果给不了最好的,那就给最新鲜的,别忘记了80/90后的员工喜欢特立独行。
在这个平台刚开始运作的时候,我们发现员工大多在消费很多时尚的、高档的商品。于是开始考虑,如何引导员工把积分花得更有意义,完成他们对内外报酬的认知引导。比如发现80/90后过生日大多聚焦在自己身上,比如“你送我什么礼物”,“你在哪里开为我开party”,很少想到这一天既是自己的生日,还是母亲的苦难日,为此发起了带着妈妈用积分去DIY一个生日蛋糕的活动,这种引导是对员工一种爱的教育。
在这个员工关爱平台后面融入了对员工的期望和引导。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义了什么是“合格员工”、“优秀员工”和“卓越员工”,再用行为去诠释,最后用获得积分去肯定他们的行为。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激励,引导员工永远地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比如责任、分担,不仅可以分享企业快速成长的红利,也要担负未来业绩持续成长的责任。给员工一个信仰,他们一定会还回一个未来。
第一资源: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你们希望传达给员工的是怎样的价值观?
盛昊苏:Esprite对员工的定义是“年轻有干劲,活泼有朝气”。希望所有的顾客在他们身上看到这样一种“激情”。
只有本站会员才能浏览全部文章,请您 登录 或 注册
|